「網紅」是個名詞,代表個人影響力;網紅也是個現象,是網路科技給素人的數位能力。
過去紙媒當道的年代,主筆、專欄、作者、記者是網紅,因為他們用文字創造個人影響力;在電視當道的年代,主播、名嘴、名人、明星是網紅,因為他們用鏡頭創造個人影響力;現在網路當道的年代,是我們熟悉的部落客、網紅,因為他們用文字、圖片、影片創造個人影響力。
從上述描述能發現一個公式,必須有某方面的能力為基礎,透過某個可傳播的工具,在一個平台放大你的群眾影響力:能力 X 支點 > 工具 X 槓桿 > 平台。
接下來,讓我們想得更深入一點,支點到工具、槓桿到平台,這兩項是與時俱進、時常變動,也許是工具、也許是技術,也可能是群眾風潮的愛好改變,總之這兩項不須太擔心,在當下的時空環境背景都可以找到專家,用金錢資源去達成應該有的效果。唯有「能力」這項,沒辦法臨時抱佛腳來養成。
在觀察所謂的網紅現象,要注意剔除雜訊。美國知名藝術家安迪沃荷說過:「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現在,網路賦予了素人超能力,許多爆紅的網紅多數是機遇與巧合造成,當時空環境改變,在沒有能力作為基礎的狀況,只是網紅現象的雜訊,不值得花任何時間去探討。
回過頭來說,商業化的數位轉型怎麼運用到網紅行銷?特別是傳統產業。
在傳統產業中,具有各項能力的企業比比皆是,但是能力與支點、槓桿上的匹配,則需要相當的市場敏銳度與行銷角度,並且以多年專業經驗找出切入點才有機會達成,這點卻是多數傳統產業忽略或看輕的部分。
怎麼說?請各位企業主想想:「貴公司負責經營粉絲團的人是誰?薪資與年資是多少?」通常答案是不會超過每月35,000元,年資約莫在三年。這有什麼問題嗎?
傳統產業的企業,能力、資源都足夠,轉型的想法也正確,更進一步也很努力用功,目前新的技術與平台也應該都有認知,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閱讀至此,各位已經發現問題在哪裡了,就在這個公式「能力 X 支點-工具 X 槓桿-平台」中擔任連結者角色的 「X 」!
當企業具備了許多要素,就像是數位轉型的拼圖,每一片都握在手上,卻沒有人將這些拼圖正確拼貼起來。
要將拼圖拼好,腦中必須先有一個完整的圖像,有了完整的圖像後,還必須有順序、用正確的角度來將拼圖連結在一起,最後這些連接完成的圖像,還必須足夠牢靠,才不會一點風吹草動就將企業耗費時間完成的數位轉型拼圖一碰到就支離破碎。
總之,這個連結的能力才是網紅對於商業轉型中,最細緻且成功的關鍵決勝點。